歐意app下載
歐易是一家勇于創新的數字貨幣交易所,提供先進的金融產品。我們為全球180多個地區的數百萬用戶提供尖端的數字貨幣交易和盈利服務。
更新時間:2023-06-12 10:02:50
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發展愛國主義教育。梁潔鈺/攝
華聲在線12月7日訊(記者 王一辰 劉思佳 劉玉鋒)如何把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脫貧優勢?如何讓良好生態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“錢袋子”?12月7日,“精準扶貧 鄉村振興”全國網媒湖南行媒體團走進株洲市茶陵縣,探尋全域旅游時代,茶陵如何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,實現旅游產業扶貧。
革命老區成旅游勝地 “舊”飯吃出“新”味道
茶陵是一片紅色熱土,毛澤東在這里親手締造了中國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——茶陵縣工農兵政府,毛澤東湖口挽瀾遺址、茶陵縣烈士陵園、列寧學校舊址等紅色旅游景點眾多,25位共和國開國將軍也誕生于此??梢哉f,紅色旅游資源是茶陵旅游的核心資源。
大力發展紅色旅游,可以助力紅色文化的傳承?,F在的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、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點,是全國30條紅色精品路線中的重要景點,也是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據統計,今年,共有60萬人次來這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。
“去年,我們對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進行了提質改造,新增安防、標識標牌、語音導覽等,進一步完善景點的基礎設施建設。同時,注重旅游人才隊伍建設,定期組織講解員進行專業培訓,力求更好地為游客講好紅色故事?!?茶陵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劉小元介紹。
從貧窮的革命老區到紅火的旅游目的地,茶陵的蛻變是旅游扶貧富民工程的縮影。紅色旅游的發展,為革命老區帶來了人流、資金流、信息流,成為革命老區脫貧攻堅的“加油站”。劉小元告訴記者:“紅色旅游帶動了周邊茶陵村民發展農家樂、民宿、農副產品銷售等旅游產業。光列寧學校舊址所在的秩堂鎮,去年村民就因此增收200多萬?!?
對于茶陵紅色旅游的未來發展,劉小元表示,政府將加大對紅色旅游景區的投入,做好愛國主義教育形式創新,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進來,讓“舊”飯吃出“新”味道,繼續發揮紅色旅游在紅色文化傳承和脫貧攻堅戰中的重要作用。
昔日的10萬余畝荒山,如今建成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,打造成“中國花湖谷”景區。楊耿/攝
荒山變“金山” “田園詩意”成發展動能
紅色旅游的發展,為茶陵的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,鄉村旅游的興起,更讓農戶實現了增收。2018年1月-10月,茶陵鄉村旅游接待游客人數達105萬余人次,實現旅游收入4.2億元,成為茶陵脫貧攻堅的“新利器”。
乘著電瓶車沿寬敞的盤山大道一路向前,紅葉石楠、羅漢松等珍貴樹種相繼映入眼簾,被修剪成圓形的桂花樹,點綴在起伏的山脊上,云霧繚繞中,香樟樹的綠構成了山體的主色調。眼前的景象,誰又能想到,這里也曾是荒山一片。
2010年以來,湖南萬樟園林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萬樟園林公司)投資6.65億元,將嚴塘鎮、桃坑鄉19個村10萬余畝荒山建成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,打造成“中國花湖谷”景區,并以此作為產業扶貧基地,讓11個貧困村600多貧困戶2000多貧困人口走出了困境。
萬樟園林現代農業產業園,經過8年的發展,現已植樹造林達到6萬多畝的規模。為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,公司采取入股分紅方式幫扶,讓貧困村每入股1萬元,每年分紅1000元,連續幫扶5年,并退還本金。萬樟園林苗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后,已有183戶貧困戶入社,平均每戶每年增收2.6萬余元。
萬樟園林公司董事長劉祖治介紹,公司每年吸納務工人員3000多人,每年支付勞務工資3000多萬元,支付土地流轉租金近400多萬元,其中貧困人員達42%。
2015年,萬樟園林公司對園區產業發展重新規劃,將原建設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的定位調整為打造“中國花湖谷”(即大花海、大湖泊、大峽谷)200平方公里的大景區,把原園區作為大花海景區的一部分,規劃面積11.6萬畝。將原計劃萬畝珍貴樹種、名貴花卉兩個產業園調整為萬畝珍貴樹種、萬畝名貴花卉、萬畝琯溪蜜柚、萬畝錦繡黃桃、萬畝農業休閑觀光五大產業。并且將這五大產業作為大花海景區的旅游景點來打造,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旅游產業。
“這樣既促成了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,做強產業,為貧困農民提供更多更長久的就業崗位,同時還能帶動飲食服務業、土特產品銷售業的發展,讓周邊農民長期穩定收益,達到讓農村變美,農業變強,農民變富的目的?!眲⒆嬷谓榻B。
目前,“中國花湖谷”景區已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,五大產業已初具規模,旅游服務設施基本齊全。今年國慶期間,景區單日最高游客量達到兩萬多人。隨著后續大湖泊、大峽谷景區的建設,預計到2020年可提供5000個以上就業崗位,輻射帶動幾萬人致富奔小康。
盯住腳下的土地和資源,尋找綠水青山的“變金術”,茶陵縣旅游扶貧的道路越走越寬。目前,茶陵縣建設“東部旅游環線”,把全縣的旅游景區、景點串聯成線,覆蓋全縣80%貧困村,開發帶動沿線各村發展旅游產業。
洣水穿過茶陵蜿蜒而去。閆利鵬/攝
打造四大旅游圈 構建全域旅游骨架
茶陵人杰地靈,風景秀麗,旅游文化資源豐富,素有“好山千疊翠、流水一江清”的美譽,是湘菜鼻祖-祖庵家菜發源地。這里不僅有紅色旅游資源、鄉村旅游資源,還有云陽山國家森林公園、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等生態旅游資源,以及南宋古城、南浦鐵犀、洣江書院等文化旅游資源,一同構筑起茶陵四大旅游圈。截止到10月,茶陵今年共接待游客396.71萬人次,實現旅游收入40.07億元,發展全域旅游大有可為。
談及茶陵全域旅游的發展規劃,劉小元說,茶陵著力打造東陽湖生態運動養生度假游, 洣水沿江風光帶休閑游, 臥龍、秩堂、萬樟園林、茶鄉花海等美麗鄉村游,茶陵古城文化游,工農兵政府舊址紅色文化游。目前,茶陵正在勾畫“一帶四區”旅游大藍圖,沿洣江河把云陽山、南宋古城、萬樟園林、東陽湖等核心旅游景區串聯起來,構建茶陵旅游休閑體驗帶,打造耕讀茶鄉、紅色田園、山野避暑、丹霞果鄉四個旅游發展區。
“旅游的長遠發展,離不開創新和融合?!眲⑿≡榻B,茶陵將充分發揮"旅游+"的拉動, 融合、催化、集成作用, 培育新業態新產品,拉長旅游產業鏈。通過旅游+融合提升, 在旅游+文化、 旅游+生態、 旅游+新型城鎮化、旅游+美麗鄉村、旅游+特色商貿購物、旅游+互聯網上取得新的突破。
在劉小元看來,酒香也怕巷子深,旅游發展還需在吆喝上下功夫。他說:“接下來,茶陵將繼續致力于打造茶祖文化節、鄉村旅游節、祖庵美食節等節慶活動, 通過這些活動,大力推介茶陵的旅游資源、旅游精品路線、旅游商品等,有效帶動整個旅游產業的發展?!?
點擊更多評論